🎯 為什麼資料類型與來源如此重要?
資料是行銷研究的原料,就像食材對廚師一樣重要。不同類型的資料有不同的特性、用途和限制。
正確理解資料的本質,才能選擇合適的蒐集方法、分析技巧,並做出正確的商業決策。
📊 資料類型深度解析
🔢 量化資料 (Quantitative Data)
核心特徵:可以用數字表達、測量和計算的資料
📈 數值型資料
連續型資料 (Continuous Data)
- 定義:在一定範圍內可以取任何數值
- 特性:可以進行加減乘除運算
- 商業例子:
價格資料
範例:產品價格 $19.99、$25.50、$31.25
應用:價格彈性分析、競爭定價策略
分析:平均價格、價格區間、變異程度
時間資料
範例:網站停留時間 3.2分鐘、購物流程時間
應用:用戶體驗優化、轉換率提升
分析:時間趨勢、停留時間分佈
滿意度分數
範例:1-10分量表,平均分數 7.8分
應用:客戶滿意度追蹤、服務品質評估
分析:滿意度趨勢、影響因素分析
離散型資料 (Discrete Data)
- 定義:只能取特定數值,通常是整數
- 特性:可計數,但數值間有明確間隔
- 商業例子:
購買次數
範例:每月購買 0、1、2、3次
應用:客戶忠誠度分析、復購率計算
分析:購買頻率分佈、客戶分群
家庭人數
範例:1人、2人、3人、4人家庭
應用:目標市場分析、產品規格設計
分析:家庭結構分佈、消費模式
點擊次數
範例:廣告點擊 50、100、150次
應用:數位行銷效果評估
分析:點擊率、轉換漏斗分析
🏷️ 類別型資料
名義型資料 (Nominal Data)
- 定義:用來分類的標籤,沒有大小順序
- 特性:只能計算頻率和比例
🛍️ 實例:消費者品牌偏好分析
| 品牌類別 | 消費者數量 | 比例 | 商業意義 |
|---|---|---|---|
| Apple | 150人 | 30% | 高忠誠度,價格不敏感 |
| Samsung | 125人 | 25% | 功能導向,性價比重視 |
| 其他品牌 | 225人 | 45% | 分散市場,機會空間 |
分析價值:市場集中度、競爭格局、品牌定位機會
順序型資料 (Ordinal Data)
- 定義:有明確大小順序的類別資料
- 特性:可以排序,但間距不一定相等
教育程度
順序:國中 < 高中 < 大學 < 研究所
應用:目標客群分析、產品定位
限制:不能說大學是高中的2倍
收入級距
順序:低收入 < 中收入 < 高收入
應用:價格策略、市場分層
優點:保護隱私,易於分析
滿意度等級
順序:非常不滿意 < 不滿意 < 普通 < 滿意 < 非常滿意
應用:服務品質評估
注意:各等級間距可能不相等
💭 質化資料 (Qualitative Data)
核心特徵:描述性、主觀性資料,重視意義和脈絡
📝 文字型資料
訪談逐字稿
🎤 深度訪談資料範例
研究主題:消費者對線上購物的態度
受訪者A:「我比較擔心線上購物的安全性,特別是信用卡資料外洩的問題。雖然方便,但還是會猶豫...」
受訪者B:「線上購物最棒的是可以比價,而且不用出門就能買到想要的東西,特別是疫情期間更重要。」
分析價值:
- 發現潛在的購買障礙(安全顧慮)
- 了解購買動機(便利性、比價)
- 掌握情境因素(疫情影響)
開放式問卷回答
產品改善建議
問題:「您建議我們如何改善產品?」
回答範例:「希望包裝更環保」、「增加更多顏色選擇」
價值:具體改善方向、創新靈感
品牌印象描述
問題:「用三個詞形容我們品牌」
回答範例:「年輕、時尚、有活力」
價值:品牌形象定位、傳播策略調整
客戶評論和回饋
⭐ 線上評論分析實例
正面評論:「物流超快,包裝很仔細,產品品質比預期好!客服回應也很及時。」
負面評論:「產品還可以,但是退貨程序太複雜了,客服電話很難打通。」
關鍵洞察:
- 優勢:物流速度、包裝品質、產品品質
- 改善點:退貨流程、客服可及性
- 行動方案:簡化退貨、增加客服人力
🎨 視覺型資料
產品使用照片
來源:消費者自發分享、使用者測試
分析重點:使用情境、使用方式、問題發現
商業價值:產品改善、行銷素材、使用指南
店面觀察影片
內容:顧客行為、動線分析、互動觀察
分析重點:行為模式、停留時間、決策點
應用:店面優化、陳列調整、服務改善
廣告創意測試
方法:眼球追蹤、表情分析、注意力熱點
資料:視覺軌跡圖、情緒反應曲線
優化:創意元素調整、版面重新設計
🏗️ 結構化 vs 非結構化資料
🔧 結構化資料
特徵:有固定格式和結構的資料
- 資料庫表格:客戶資料、交易記錄
- 問卷調查:標準化問題和答案
- 財務數據:營收、成本、利潤
- 優點:易於分析、處理速度快
- 限制:資訊可能過於簡化
🌊 非結構化資料
特徵:沒有預定義結構的資料
- 社群媒體:貼文、評論、影片
- 客服紀錄:通話錄音、聊天記錄